评论:

  • 释盼易 7小时前 :

    行吧,又是凯尔特传说。这种充满隐喻象征的无病呻吟类型的片子,非常符合我对爱尔兰的鄙视了,湿漉漉绿油油的土地上生活着几个天生神经病的人民,并且不知道自己神经病。从外面的世界往这一看,哇文艺好片,生活在全民表亲杂交带有精神病的爱尔兰岛的无聊中产社区天天被当地人偷窥的受够了的我一看,一边去吧别来我这装大尾巴狼(片子确实在爱尔兰取景拍的一,包括南海岸和威克洛山)。

  • 线幻天 2小时前 :

    中规中矩的儿童读物改编剧,属于不踩雷但没亮点的作品

  • 芮觅翠 2小时前 :

    既成的文本已然是禁锢,而打破现有认识的结构亦是自我重复的,于是足够繁多的符号却纷纷掉落了下来,观看趣味变为了对符号拾捡的趣味,我们对大卫·洛维的期待真的只是如此吗,或者他这次终被自己反噬,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影可以看作人类永远无法走出的困局,亦是创作难以跨越的瓶颈。

  • 琬冰 9小时前 :

    长诗转电影,兜转了那么久终究要谈最重要的承认问题,这当然能让人摆脱有死,但这里真正达成这重境界终究还是原著,而古董寓言的成长故事一经展开,确实是天生现实又自带浪漫,也貌似只有在这样的维度上,才能古典。

  • 雯怡 1小时前 :

    这大概是文青们的菜吧,俗人(譬如在下)建议绕行

  • 聊梦槐 3小时前 :

    最终主旨也就是个成长故事

  • 玉韵 6小时前 :

  • 枫林 2小时前 :

    影像很棒,但是略闷,虽然洛维的片子一向闷,但这一部总觉得没有重点,太散了

  • 泥怜烟 5小时前 :

    现在 请取走我的头颅

  • 长虹彩 2小时前 :

    实在是喜欢不起来chapter类的叙事方式,片子本身对chapter和title card的运用让我感觉是减分的。故事里的时间概念仿佛笑话,并不能让我觉得是导演高超的操控,更像是失重的类比,突然拉长或者压缩,到最后更是十分钟的回顾前世今生。稍微有点失望

  • 硕和泰 3小时前 :

    这是一个关于圣诞节千里送人头的游戏。不过画面特好看,可惜呀。

  • 逯飞捷 9小时前 :

    好美好美,阴郁又古典,没想到如此传统(老旧?)故事的影像化会这么美。

  • 栀婷 7小时前 :

    I shouldn’t have watched it as a grown man which i was so sorry about that, but we are not live in a fairytale by now.

  • 逯俨雅 9小时前 :

    首先硬件是真的绝了,光和镜头都太美了。故事的话是真的有点故作深沉了,其实就是一个童话串烧外衣下的男人成长史。

  • 楠雅 3小时前 :

    但隐喻是真的很棒,趁机了解了一下亚瑟王的系列故事。镜像反骑士,我喜欢这个idea

  • 钱赞悦 8小时前 :

    一出受难诗 故事没有问题 - 所谓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但前1/3我给零分 如果大卫洛维已经完全接棒了A24的空洞美学 我只好替他遗憾

  • 格枫 7小时前 :

    “人是必须要被克制的东西:因此你当爱你的道德——因为你将因道德而毁灭。”

  • 花天翰 5小时前 :

    色彩营造气氛,尾声有黄粱一梦的感觉。传奇?神话?幻觉?谎言?整体过于晦涩而有故作高深之嫌。

  • 雪雪 8小时前 :

    如幽灵般游荡在历史、小说、旧影与现实的灰烬里,在模糊了的互文中,写一篇悼文。

  • 貊林帆 1小时前 :

    看哭了。前半段是告别,后半段才是属于莱奥诺拉的故事。送别了一路,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受尊敬诺贝尔奖得主,也不是他是侏儒似的住在孩童的棺材里让人发笑,送别记忆是由战争,历史与记忆共同组成的。影像化的极简和转场的合二为一已经出神入化,送别路上的风尘苦楚,撒骨灰的色调转变,再到最后一幕的三像一体,年轻的,成熟的,老去的,有声,而回音的收尾。《钉子》除了是完成"未完成"的作品,也是一出纪念,如同《平行母亲》的任务是将女性之痛与历史挂钩,而《莱奥诺拉的告别》则是用未完成的和已完成的两部分,代表弟弟送别哥哥,用未完成的献祭已完成的。解决一场影像的割裂与对战争和平的反思,一场导演的技法与影像个人秀,只需要一句"to my brother"。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