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网上关于这座桥的历史资料不甚详尽,关于影片的介绍更是简单的可怜,在看过的一些历史记录片中对这座桥大多也是寥寥几句带过——可是,希特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两个“桥头堡”决定了我们德国的命运,一个在诺曼底,而另一个在雷马根!”
  《雷玛根大桥》(Bridge at Remagen)——美国米高梅公司1969年拍摄;导 演:John Guillermin ;主 演:乔治·西格尔、本·吉扎拉、马歇尔等;片长115 分钟。
  作为艺术作品,这部故事片加入了不少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内涵相当丰富,想来许多朋友都已看过,国内还有译制版本,在下不多啰嗦......
  只是想为同样对这座桥或这部影片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些参考!
  雷马根大桥被美军占领,“如同一把手术刀,在德国人的莱茵河防线上切开了一道口子!”河对岸镇守厄尔波尔镇的100多名德军工兵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几乎全部阵亡!德军的大炮猛烈轰击大桥和美军架设的舟桥,甚至出动了当时刚刚研制成功的喷气式飞机来炸桥,后来还发射了11枚V1飞弹,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都没能奏效;与此同时,美军工兵夜以继日地拼命加固受损的桥身,保证大批步兵和坦克源源不断地挺进德国腹地——希特勒十分恼怒,下令所有与雷马根大桥失守有关联的人员,除一人外全部枪决!
  雷马根鲁登道夫铁桥全貌
  到三月六日,美第六军攻占科隆,从而在荷兰的涅米根到科隆之间一百多英里的区域形成了盟军首尾呼应的连续战线。科隆以南,德第五装甲集团军面对的是美第一和第三军,后者正快速突破德军阵地。当攻占科隆以后,美军没有满足已有的胜利。击溃德第五装甲集团军后,如果继续穷追猛打,很可能在德军休整前就将它们包围。目前这是可行的。三月七日,美第七军从科隆出发向波恩发起进攻,美第三军,则去夺取艾尔河上的桥梁。当天中午,美第七装甲师〔隶属美第三军〕的B战斗团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雷马根地区莱茵河上的鲁登道夫铁桥还未被德军炸毁。要完整地夺取该桥,这可是天赐良机。因此,美第七装甲师向雷马根扑去。下午,当美第七装甲师准备过桥时,对面的德军正要引爆炸桥,但未能成功,这样美第七装甲师成功的渡过了莱茵河,并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巨大的桥头碉堡扼守着大桥两侧
  此时,希特勒怒火中烧,开始对鲁登道夫铁桥实施轰炸,用火炮猛击,还从波恩调来德第十一装甲师及五一二独立重驱逐坦克营〔恩斯特和奥托·卡利欧斯指挥〕的“猎虎”,甚至动用了V-2火箭。直到三月十七日,该桥才被炸毁。但美军包括一个装甲师在内的六个师已在河东岸站稳了脚根。德第十一甲师和五一二重驱逐坦克营一直未能扭转战局,而原因是几乎没燃料,无法抵抗!
  美第七装甲师通过雷马根鲁登道夫铁桥
  靠南一些,巴顿的美第三军由于已抽出三个师编进了美第一军,只剩下十二个师〔其中三个是装甲师〕。到二月底,这些部队已基本肃清了齐格菲防线中心地带的德军,并向萨尔堡发起进攻。守卫萨尔堡的德第七集团军,十分顽强地抵抗,三月一日,终因供给不足而崩溃。两天后,即三月三日,美第五师抵达萨尔堡,这使美第四师能够猛扑波恩。三天后,美第四师已抵达科希伦茨附近的莱茵河边。三月十四日,美第七军的第四和第二十一装甲师从特雷斯被派往莱茵河战线。在四十八小时内,美第四装甲师只前进了三十二英里,因为美第四装甲师与正面的德第二装甲师打得难解难分。直到盖飞将军的军队增援,才使问题得以解决。至二十一日,美第四装甲师攻占了沃尔姆斯,美第九十师攻占美因茨,美第二十军继续向前推进,向路德维希港扑去。
  南翼的美第七军与德第一集团军的战斗十分艰难。从三月十五日进攻开始到三月十九日,美军进展缓慢,美第三军在突破“西部防墙”防守十分坚固的地段时也遇到了困难。至二十四日美第七军才击溃德第一集团军,攻占了兰多。从三月二十二日晚到二十三日清晨,美第三军已在奥本海姆附近渡过了莱茵河,五千名美军已踏上莱茵河东岸。而蒙哥马利的军队就在其身后不远外,但当他军队过河时已是步其后尘了。
  英军渡过莱茵河!
  当凯塞元帅担任德军西线总司令部〔下辖B、G、H集团军群和第五装甲集团军〕新任司令时,美军在莱茵河东岸的雷马根已建立了相当紧固的桥墩头堡,但英第二十一军群〔从北到南依次由加拿大第一军、英第二军和美第九军组成〕还在西岸。英军为准备渡河做了长时间的工作,这对不拘小节的美国人来说显然太繁琐了。三月下旬,一切准备就绪,一支英军皇家特混舰队从安特卫普经比利时,荷兰和德国运河,把四十五艘陆艇和一批“野牛”两栖坦克到运到二十英里长的英第二十一军群战线上的十个渡河点。从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英担家空军和美第八、第九航空队出动了一万六千架次战机,对进攻地带及其远方补给线进行猛烈轰炸,投弹几乎达五万吨。从三月二十一日清晨到二十三日黄昏,莱茵河西岸长达七十五英里的堤岸上浓烟密布,借此来掩护盟军部队的调动和做最后的渡河准备。
  三月二十三日到二十四日夜,英第二十一军群的三千门火炮向河对岸的德军阵地实施了猛击,同时第十五和第五十一师以及美第三十和第七十九师乘“野牛”两栖坦克开始渡河。二十五日拂晓,英第二十一军群已在河东岸建立了桥头堡。次日,盟军两千架滑翔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运载着英第六空降师和美第十七空降师开始向河东岸仅五英里的明克思发动空降进攻,进攻取得了胜利。到二十四日晚,美第十七空降师已与英第七军取得联系,并完整地夺取了伊塞河上的桥梁,给盟军迅速不断地扩大桥头堡阵地提供了便利。德第八十四师在前有美军后有伞兵的堵截下最终被子歼灭,将近四千名德军被俘。在特雷斯渡河进的盟军也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德军一个伞兵营顽固的坚守了三天,直至弹药不足才被迫投降。
  ——感谢美国随军记者,他们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中,竟然拍摄了那么多夺取雷马根大桥和加固桥梁的镜头!!!
  由于主桥拱在德军的爆破中受到致命损伤,加之连续多日的人员车辆通过,大桥不堪重负。3月27日下午15:00,就在宣布大桥关闭不到一小时后,雷马根大桥轰然坍塌,造成当时正在执行维修任务的28名美国工兵死亡,另有63人受伤......
  战后许多年,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布拉特吉老师——当年的大桥守卫者威廉.布拉特吉上尉独自徘徊在桥头残留的双塔下,长时间的沉思......
  片中很详尽地描述了当时的战争环境:那些镇守德国小镇、年老体弱的“人民风暴”队员、那独自在窗口向美军射击,被乱枪打穿的孩子——一位坚定的“希特勒青年团员”、那列车上满脸绝望的伤兵......德国当时已是兵败如山,连老人孩子都上了前线,这些情节在其它二战题材影片中表现的不多;
  片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军人形象,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当数那位英俊潇洒,足智多谋,喜欢摆弄精美烟盒的德国军官布莱恩少校,但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虚构人物!即便如此,他还是反映出了当时德国军人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影片最后,布莱恩少校因为大桥失守被党卫军处决,临死前他叼着烟卷仰天叹道:“到底谁是我们的敌人啊?”令人心里为之一颤!

评论:

  • 莱晓星 9小时前 :

    问:谁是最可爱的人。

  • 阿蕴和 9小时前 :

    还有自己住在东北农村,靠着种地和低保自己办了一个“展览馆”,一直往里面置办物件,一进门就是一个毛主席半身像,各种老照片。

  • 曹心香 0小时前 :

    所有的演员都不是他们自己 都是角色本身!!为所有可爱的人们致敬 为所有的英雄致敬!!

  • 通天薇 5小时前 :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战争片,我都会有一些不适感,不明白我司为什么致力于组织员工看各种战争片。肉眼看得出来的烧钱,因此几个大场景拍得都挺不错的,即使我不喜欢吴师傅也得承认这部电影绝对拍到了大部分国内观影人群的爽点上。

  • 桐呈 8小时前 :

    开局美军的态度显而易见的轻蔑。战火肆无忌惮地烧到鸭绿江边,当看到中朝边境无辜百姓们已然遭受的处境,我更深刻地领会了教员和彭老总的那番对话。我们会明白这份不得不打的决心是为了什么而坚定,这场看似力量悬殊的仗,既是为了新中国得来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机遇而打,也是为了作为军人的尊严、这支军队的荣耀而打。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不是生来就那样勇敢,他们流血也流泪,会思念亲人,会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倒下,也会害怕一个人永远被落在异国他乡。他们对美好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遐想,胸中藏了最柔软的那份记挂。可恰是这份平凡的私心,让他们成为无私无畏的英雄。他们的舍生赴死为至亲也为别人家的孩子,是为了新中国的每一个孩子能安稳地陪在父母身边,肉体凡胎为此也能坚不可摧。

  • 昕旭 1小时前 :

    而且这两天也看了些评价,因此完全没啥期待,所以整体感觉还挺不错,三个小时竟然不觉得长,基本没啥尿点。不过中间的村庄遭遇战比后面的主战场好太多了。

  • 铎沛文 2小时前 :

    有幸提前点映看了长津湖 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跃在荧幕上的基本都是抗日或解放战争 这是第一次看抗美援朝相关的影视 太久没看战争类了 心堵得慌 心揪得慌 战争无论输赢都是人命堆出来的 “我们这一代打完了 他们下一代才能没有硝烟”

  • 狄飞阳 7小时前 :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 运华 3小时前 :

    问:谁是最可爱的人。

  • 虢妙之 2小时前 :

    没有人喜欢战争,没有人想要战争。他们坚定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有最朴素的愿望。他们相信,把这场仗打了,孩子们就不用打了;他们相信,分到手的田地不能拱手让出;他们相信,有些枪不得不打,有些枪可以不打。

  • 林曼 9小时前 :

    喜欢前面遭遇游击那一段 真到长津湖了反倒就那样😅

  • 骞翰 2小时前 :

    “你留一只胳膊,他留一个耳朵,我留下一只脚,还有许多残肢断骨,我们合葬在一起,凝聚成一个特殊的我。我是谁?我是我,也不是我。我是祖国的卫士,我是人民的护兵。我的身躯属于我,我的生命,属于人民,属于祖国”。

  • 梦昭 9小时前 :

    三个导演厉害了。还是挺适合国庆看的。三个小时没多少尿点。最后希望世界永远和平

  • 漫妍 6小时前 :

    特效,万里的戏份有点出戏,用力过猛。还是胜在历史意义。

  • 邗慕诗 3小时前 :

    比预期好点,也就好一点吧。那群在冰雪里冻住的人更值得书写。如果战争只爽,痛苦一笔带过,会让年轻人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意淫

  • 诗正 3小时前 :

    林超贤对战争的把控很到位啊,还是挺不错的可以看看。

  • 梦采 8小时前 :

    国产战争片巅峰,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缺点就是,长得有点过火。

  • 邛波鸿 8小时前 :

    可看可不看。 难以想象, 一部发生在朝鲜和韩国的电影, 居然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两个国家, 仿佛这场战争的主要是中美两方。 这样拍电影仿佛日本拍俄日战争的电影, 却没有一个中国人出现一样。 这是一部立意先行的电影, 在中美对峙的紧张时段, 拍摄一部中美对抗的电影, 进一步强化国民的民族矛盾想法, 但就算立意, 也比同类战争题材的《八佰》要差一些, 八佰讲的是抗日战争时, 没有国家意识的人民是如何通过一场战争, 统一了民族意识。 编剧兰晓龙在这部电影里, 发挥很是一般, 或者说, 根本没有他发挥的空间, 毕竟编剧名单里还有一位黄建新。 大段大段的战争戏, 初看刺激, 看多了, 有点累。

  • 眭忆文 5小时前 :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教员和毛岸英,火车外的长城,战士们放在怀里的冻土豆,雷公的沂蒙小调,万里的“成为英雄”,都在疯狂落泪。我们国家是为什么要打仗,在多艰苦的环境下打的这场仗,我们无法记住每一位牺牲者的姓名,但是一定要记得他们是为了谁。愿国泰民安,祖国富强。

  • 月楠 6小时前 :

    事迹本身所带给我的感动或者激动远大于影片所传达出来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