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科洛弗(艾丽·肯德里克 Ellie Kendrick 饰)在很早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自己在外打拼,留下弟弟查理兹和父亲奥伯利(大卫·特洛夫顿 David Troughton 饰)在故乡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查理兹的死讯打破了科洛弗平静的生活,为了处理弟弟的后事,她不得不再度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并且见到了感情早已经十分疏远的父亲。
  家乡的一切都已经变得和科洛弗记忆里不一样了,父亲也是一样,苍老的他俨然已经像是一个陌生人了。科洛弗此行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调查查理兹自杀的真相,因为她怎么都不愿意相信,一向乐观开朗的弟弟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评论:

  • 卫家丽 8小时前 :

    总觉得不如四月三周两天好,也许部分片段会令人不适但也还好。摄影机时刻给女主中景甚至是景别到脸的位置,其实是有一种二重性的-仿佛让观众始终是被保护着与屏住呼吸近距离观察堕胎这一过程。

  • 加宇 4小时前 :

    在所谓无法撼动代表正义的法律面前,女性想要维持作为人的,甚至是作为普通人的权利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和痛楚。她之“切”身之痛,作为女性观者也体会切身之痛。女性/瘾者里极度痛苦的手术在这部里上演三次,观看的时候也痛得要命。是,我们改变不了现实,改变不了无法撼动的东西,我们可以忍让委曲求,得过且过。但我们没办法用这些去消解掉她捍卫自身正义,拼劲全力和生命维护自己基本诉求的行为。而类似的命运在无数女性身上仍正发生。

  • 文栋 6小时前 :

    432将氤氲在空气中的窒息感、对时政语境的拿捏推到顶峰后,同题材玩再多摄影的花样,也难免落入“弱叙事,重刺激”的圈套。这部的窄画幅特写和浅焦跟拍,很多时候让人想到《索尔之子》,包括主人公不合时宜的执拗:驱使Anne堕胎的除了禁令,更多还有对文学(救赎)的渴望。这在任何性别思维僵化的年份,都是何其孤倔又悲剧性的坚持,做深蹲流产时用来负重的书本,也就顺势成了压垮精神防线的稻草,与结尾相映衬。在零星的亮点褪去后,余下的只能说是过于单薄,且难搅动起更绵久的后劲。

  • 卫炅宽 6小时前 :

    练习做爱技巧、手帕擦拭伤口、至少三场不必要的裸漏戏都像是对男性凝视的腹诽。剧作编排不如《四月三周两天》,但呈现出的女性身体的疼痛感不输于后者。应该走得更远,也值得金狮的褒奖。

  • 帛雅 0小时前 :

    落进马桶的扑通声 无法及不能剪断

  • 彩彩 4小时前 :

    四月三周两天的法国版本,给片子本身的意义多半个星,成为母亲之前请先成为自己

  • 书锐阵 3小时前 :

    观影过程中数次落泪,几乎对故事中女性的痛苦恐惧绝望无力感同身受。我不愿用“那个时代的女性”代称她们,因为你我都知晓深渊从未远去,无时无刻不在伺机而动,随时可能吞噬下一个你我她。

  • 怡依 7小时前 :

    与《四月三周二天》《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类似,女性意外怀孕的后果总是交由女性独自默默承受。

  • 卫冠宇 2小时前 :

    982|80/100

  • 城凌蝶 5小时前 :

    982|80/100

  • 呼芷荷 1小时前 :

    “我感到很羞愧,但欲望比羞愧更强烈。”

  • 东郭笑霜 2小时前 :

    C / 选择身体化与生动化来舍弃历史感未必是好的选择,尤其是同题材作品不少的当下。即便没有那些“切肤之痛”,「女人韵事」也可以摄人心魄。

  • 乘英勋 7小时前 :

    【法国文化中心展映】观影前没有了解影片信息,还以为故事发生在当代,直到看到第20分钟出现女主生日才明白。影片以1960年代,即二战后、70年代法国堕胎合法化前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第一视角讲述女大学生安妮发现自己怀孕后尝试堕胎的经历。联想到《女人韵事》中40年代维希法国的严苛反堕胎法律将地下秘密堕胎者处以死罪,和《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少女秘密堕胎的压抑悲剧。《正发生》也同样直面这一严肃议题,相比男性创作者视角下血淋淋地直观呈现堕胎过程的《女性瘾者》要温柔很多。由自传文学改编的本片剧情更多关注在亲人、友人、爱人都无法伸出援手的时刻,女主独自一人面对怀孕问题措手不及的痛苦与慌乱心态,同时对制度发出拷问。一次次的堕胎尝试带来身体痛楚与精神的屈辱,全片克制的主观视角极易让影厅内的观众产生共情。

  • 日骞 2小时前 :

    拍的很简单,故事流水账,基本没有探讨,有一个脐带的画面,情绪张力很足

  • 依白夏 0小时前 :

    当男人知道女友怀孕时会是什么反应和表现。突然很想看个这样的纪录片,一定很下头。(´・_・`)///

  • 侯晶辉 6小时前 :

    7.1分。

  • 义晴曦 8小时前 :

    【法国文化中心展映】观影前没有了解影片信息,还以为故事发生在当代,直到看到第20分钟出现女主生日才明白。影片以1960年代,即二战后、70年代法国堕胎合法化前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第一视角讲述女大学生安妮发现自己怀孕后尝试堕胎的经历。联想到《女人韵事》中40年代维希法国的严苛反堕胎法律将地下秘密堕胎者处以死罪,和《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少女秘密堕胎的压抑悲剧。《正发生》也同样直面这一严肃议题,相比男性创作者视角下血淋淋地直观呈现堕胎过程的《女性瘾者》要温柔很多。由自传文学改编的本片剧情更多关注在亲人、友人、爱人都无法伸出援手的时刻,女主独自一人面对怀孕问题措手不及的痛苦与慌乱心态,同时对制度发出拷问。一次次的堕胎尝试带来身体痛楚与精神的屈辱,全片克制的主观视角极易让影厅内的观众产生共情。

  • 娜桂 1小时前 :

    苦于疫情已久 这么多人坐在影院里为一部电影开怀大笑的场景 在这样的日子里显得弥足珍贵 这份快乐和现实意义的感动是麻花给的 也是我最爱的沈腾给的 想哭

  • 帛韫素 5小时前 :

    “我得了一种病,一种只会攻击女性的病,一种把女性变成家庭主妇的病。”

  • 弘辰 2小时前 :

    弱社会处境化。在堕胎题材中,鲜少有以生殖与痛感角度去拍一个女性的社会遭遇,跟随摄影机去深入一个女性的生理结构与内心的苦痛,这显然得利于导演作为女性的存在。其实没什么好跟蒙吉比的,蒙吉身为男性导演,不可能去共情与理解怀孕女孩的生理痛苦,所以他的侧重点也就在于用摄影机制造出冰冷的影像空间,通过这个影像空间去影射堕胎女孩们的处境。拍法上来看,正发生的镜头设计并不好看,特写过于密集,整体影像空间是个体化而非整体化的,再加上画幅的比例制造出强烈的压迫感。但同时,这种被制造出来的压迫感又是真实的,隐形的痛,弥漫在闭塞的影像空间,这正是导演所追求的东西,还算前卫。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