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最近,在萨特的遗稿中发现了一部电影剧本手稿,这便是一九五八年由好莱坞的约翰·哈斯顿导演,蒙哥马利·克利夫特领衔主演,萨特编剧的二流电影《弗洛伊德》。值得庆幸的是,这部手稿没有因为电影的不成功而被萨特毁掉。现在人们可以通过这部电影剧本进一步了解萨特对弗洛伊德的具体看法如何,特别是因为这部电影在上映时应萨特的要求没有打出他的编剧的名字,很多人还不知道是出自他老先生的手笔。
  萨特为什么不想让人知道是他写的呢?原来是这样的:一九五八年约翰·哈斯顿来找萨特,请他写一部《弗洛伊德》的电影脚本。萨特答应了,先写了一份长达九十五页打印好的提要出来。哈斯顿看了以后认为满意,请他继续写拍摄脚本。可是这个脚本太长,如果要照这个本子拍戏,恐怕要拍上七个小时的电影,一般没有受过严格的智力训练的观众,可就受不了了。第一稿没有通过,哈斯顿请他删改。可改出来的本子依然冗长。哈斯顿要他再改,萨特坚决不答应。最后,要开拍了,萨特无奈只好又改,只是要求在上映时不要打出他的名字。
  这不禁令人奇怪,为什么哈斯顿一开始要找萨特写弗洛伊德呢?他知道,萨特本人对于弗氏及其学说是出名的冷淡,并且根本不承认弗氏的无意识说,至少他认为这个提法不确。他曾提出过自己的一套所谓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用以补充和改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不错,萨特也曾写过几部剧本,这些剧本也搬上了银幕。但是,他写的剧本,一旦拍成电影就很可能是一大篇哲学演讲式的说教,使一般观众难以接受。然而,哈斯顿却偏要去找他,而他居然答应了。
  尽管萨特不喜欢弗洛伊德,但是,平心而论,这个电影剧本虽然没有吹捧弗氏,倒也不见得有十分的敌意。对两场主要的戏,萨特都花了笔墨和功夫。第一场戏讲的是弗洛伊德在他一生事业的前十年摸索精神分析的目的和治疗方法。这十年,弗氏制定了,或者说发现了自己的明确目标是要尽力摆脱他人的影响。萨特描述了正在探索前进道路的弗洛伊德是如何竭力摆脱西奥多·梅勒特、约瑟夫·布鲁诺和讨厌的威廉·弗里斯这些人对他的包围和粗暴干扰。尤其对弗里斯这个人,萨特把他说成是一个魔鬼,而众所周知,这些人都是弗洛伊德的朋友、同事,特别是弗里斯,更是他的亲密朋友。在第二场里,主要表现了一大群患歇斯底里症的女病人,她们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疗,有的获得了痊愈。最后,弗洛伊德还是弗洛伊德,一个步入中年,深感孤独的人,一个没有神,没有父亲的存在主义英雄。总的来说,萨特笔下的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具有同情心和科学头脑的医生,而且是一个因为不肯承认有弑父心理而深感苦恼的人。同时,弗氏对奥地利的反犹思潮也显得忧心忡忡。在另一方面,弗氏被描绘成一个非常严厉的人,萨特说他有时有点象斯大林。在诊所里,他随时准备为采取最残忍的治疗方法进行辩护,而用最后的成功来证明其善意的初衷。他对那些维也纳的中产阶级死硬派进行报复,揭他们的丑,这一点似乎也表明了萨特本人对法国资产阶,级的仇恨心理。
  上述这些,当然在拍电影时都被删掉了,所以这个剧本就更值得一读。目前这个剧本已被译成英文,其中收入了萨特写的第一稿全文和第二稿的部分场景。全剧分三幕,每组镜头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弗洛伊德这位精神分析大师的自我创造,无疑,这也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对精神分析的改造。对于弗氏的精神分析疗法无论是喜欢还是嘲笑,从来还没有人象萨特这样把它写成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剧本。

评论:

  • 巫映安 4小时前 :

    无论喜欢与否,一位89岁高龄拍了一辈子电影的导演,他有独属于他自己的艺术见解和创作执念,他并不需要创作一个无瑕疵的人物,这世界也不存在“完美”的电影,哪怕这片子叫电影之神。

  • 兆明煦 5小时前 :

    “走吧,现在就走吧,不要回头,我爱你,孩子。”

  • 卫娅娜 6小时前 :

    松竹的献礼片,也是导演给电影的一封情书,确实只有山田洋次有这个资格来拍,虽然对比起他的作品序列来说,本片算不上出色,甚至剧作以及人物塑造,矛盾处理上都有点套路及表面,但看到最后获奖那份感言,突然就被感动到了,最后现实与想象相结合,在电影里开启了二次人生,以及看电影看到死,确实非常迷影。以“失败者”自嘲,但他本人同时也用电影实现了梦想,而且全片无不透露着对小津的敬重,对原节子的喜爱,以及对电影的热爱。7.6

  • 夏侯俊能 0小时前 :

    绝对能看出对电影的爱,但剧本实在不行,老土的女性自我奉献,最后想做跟以前的相好跑了…突然放弃电影这个情节太简单了,我想象不出来爱电影的人还什么都没证明就选择放弃,而且都提巴斯特基顿了,还硬用伍迪艾伦的片子去拿剧本奖,这环应该也是没考虑清楚,还有最后在电影中死去,对这家电影院的打击更大吧……总之,看电影要用心而不是思考,这句话好像就是提醒本片的观众

  • 于巧夏 8小时前 :

    (但永远热爱昭和女優不变😂)

  • 厚歌阑 7小时前 :

    去掉情怀就好平庸啊。被电影难看到还被两性部分的内核表达暴躁到。

  • 优锦 9小时前 :

    百年松竹何以屹立不倒?正如自顾自降落的太阳,奔腾不息的白色浪潮,一个个导演组下养活着千千万万的成员。山田监督作为小津忠实拥趸甚至不惜部分完美复刻《东京物语》,也夹杂着太多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与无奈抱憾。电影固然为宏大事物之贯彻始终,一个小家庭还是格局太小,总算涉及到疫情还是一笔带过,实在是遗憾。

  • 公恨桃 3小时前 :

    ☆:3- 你看松竹这艘大船它又平又稳(唯一喜欢的地方是向mini theater文化致意)

  • 弦静 4小时前 :

    三星半。大荧幕还是容易感动,女儿读信的时候看哭了,但故事本身三星吧。现在反刍了一下,最近很需要这种情怀,人有时候要放下,有时候又需要一些傻乎乎的坚持。

  • 卫轩源 6小时前 :

    一层套一层剧中剧,角色也选得好,就为了最后那段台词,没有谁能比曾经风华绝代的沢田研二更合适了。北川景子的昭和味儿很可~

  • 卫慧萍 3小时前 :

    想起自己第一次喊开机(当然是“开始”)的时候了。

  • 士如曼 7小时前 :

    有迷影情节,有疫情下对产业的呼吁。

  • 卫河伶 8小时前 :

    電影最避忌感動別人前先感動自己,如此電影傳遞的情感將大打折扣,本片有迷影時刻如片末的長鏡頭和要死就死在電影院的覺悟,但連基本主線都沒搞懂,陷入欠債危機的老年人捲入家人,卻被潦草的方法解決危機,假如電影之神庇佑了主角,為何當年片場上發生意外讓他的心態扭曲?電影劇情發展與情感宣洩同樣割裂,如女主角所言:「無論如何選擇,自己都會後悔,只能選擇其中一種方式後悔,這就是人生」,但電影則沒有吸收到教訓。

  • 光佳思 3小时前 :

    看到了九十岁导演对电影热情的投射,更多的是拍给自己怀念过去的,剧情挺一般

  • 塔丹寒 5小时前 :

    4.5。山田洋次监督还是稳啊。松竹100年纪念片,(虽然情节还是监督风格的那种稳重温情派)情怀足够拉满。比《海边电影院》(它很好)就差了50个《默片解说员》(它不行对比了更知道)吧(意思就是差距不大)。

  • 卫强 4小时前 :

    一半中古风格的怀旧,老电影环节好美。一半现代家庭情感,喜剧的风格也很怀旧。双重结构:回忆跟现实、同一个剧本的贯连现实与虚幻。打三星苛刻了,打四星觉得不甚出彩。回味过来是自己不能接受剧里的中古爱情价值观:女人是因为男人才幸福的。爆笑,现在还可以吗。

  • 康晨 6小时前 :

    所谓的电影之神,指的敬畏心吧,而这份敬畏心之中,还带着深沉的爱。有点儿昭和紫玫瑰的意思。感觉用电影贩卖情怀,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讲了个爱情故事。山田洋次91岁了啊,我们允许他怀念吧。

  • 仲孙阳曦 7小时前 :

    2021BJIFF# 好土的故事和角色,不过作为制片厂100周年纪念作还算可以,都是老梗,挺煽情

  • 宿语海 5小时前 :

    5一句喜欢的台词:只能选一种方式后悔,人生就是这么回事。

  • 戎凯复 8小时前 :

    这是山田先生对电影黄金年代的深情回望,也是疫情期间给爱电影人的抚慰剂,却也可能是山田先生作品序列中最弱的一部,影片拍摄的波折与幕后的情谊(志村健去世,泽田研二补上)、表达的主题都非常感人,但故事和人物实在不完善,菅田将晖也没演出年轻主角的“无赖”,导致角色有割裂感,最关键的是片中片《电影之神》的创意在伍迪艾伦《开罗紫玫瑰》中已经完美地演绎过一次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