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雍雅丹 1小时前 :

    整个观看体验要比钟导的前几部作品都要差上许多,不只是因为故事没有《阳光普照》那般流畅,整部片子的剪辑节奏把握的也相当割裂。音乐和摄影依旧好评,都是熟悉的感觉。里面那些惊悚魔怔的片段有些像《失魂》,不得不说钟孟宏独有的恐怖片处理方式。

  • 郗紫易 2小时前 :

    陆陆续续看了好几次才看完,本以为就是平平常常的疫情相关的电影,人们的生活转变。然而看到最后,发现后劲挺大的。经历生活的曲曲折折,人生的转折和落差,最终慢慢伤口愈合,一切能否够过去,哪怕最后还是掉落在湍急的水里,也还有机会重新站在现实里。

  • 田骊燕 7小时前 :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源于各种压力,工作上的,感情上的,亲情上的等等,压力大到无法发泄,不安和焦虑的极端表现形式就是需要住院治疗了。

  • 韵曼 4小时前 :

    当他们母女坐在公交上,我突然觉得,是不是应该生一个小孩,如此懂事,将来如若生病,可以被照顾,可以依赖。

  • 百力夫 3小时前 :

    已经习惯钟导的节奏了,看得十分亲切。电影最后女儿幸免于难,其实与导演听说的那个故事结局不同,《好莱坞往事》式的温柔。现在6.4,看看得奖后会不会升。

  • 曼楠 6小时前 :

    陈主任:每个人都有难堪的过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 晁依然 1小时前 :

    电影的气氛真好啊,谁能不喜欢台湾呢,倒是这个突兀的结局显得多余,就这么平静地结束也许会更好。可能因为身边有朋友的家庭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就更深些,撕裂的人生里,能出现光一样照亮自己的人太难了。十几年没看过贾静雯的戏了,虽然不再有年轻时的光泽,但演的太好了,和《华灯初上》时再见林心如一样的惊喜。谢谢台湾。

  • 碧鲁白莲 0小时前 :

    很耐心地拍了一个概括起来很硬拗的故事,最佳美术/立意的设计,就是蓝色帆布包围的公寓大楼,特写镜头中打在贾静雯脸上的蓝光,就像《大开眼戒》那样,营造出一种幽闭、近乎诡异的精神困境(讲真为啥有如此阴间的公共设施),which与疫情、疾病主题糅合,深化《阳光普照》的现代人精神危机。钟孟宏好像在教学社会流电影的符号,从墙上画、耳中歌到蛇、护腕、湍流,最终走向室外、社区、劳动,照耀受疏离之苦的灵魂,但正如刘擎分析的,现代人精神危机不是个人的问题,而要放在整个现代性、理性化的背景下,这可能超出了影片的能力,只能用新闻片段略作勾勒,于是我们看不到《小丑》那样从心理渊薮外化的街头暴乱,只有零碎的、如同演员综艺的段落,以及迫不及待参与叙事的配乐,就好像危机必须被温情保护,一戴上就拿不下来。

  • 萱冬 8小时前 :

    剧本还是很有意思的,一开始的母女是以惯常见的关系出现,母亲仿佛是个利索的白领,女儿青春叛逆期,两人的关系在隔离前更像隔离期,隔着房间说话,不愿意交流等等。等到病情到来,两人却开始扭转。母亲变得任性不可控,女儿却一夜之间变成大人,那把火烧的是母亲对于所谓家的失望,而大火之后果然能重生。思觉失调不过是轻微精神病的另一种好听的说法。而民间把这叫做中邪。看到不存在的人,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勉强维持的生活因为一场隔离终于被撕破。最后终于愿意卖掉房子其实就是看清了现实。终于直面了婚姻的失败,母亲也开始找到瀑布的来源。她前面一直没有哭过。哪怕是她生病时面对前夫,那时的她更像是在诱惑前夫回头,直到最后,心中的瀑布经由女儿的变故化作眼泪流了出来。很奇妙的隐喻。

  • 那拉春蕾 4小时前 :

    拍得真好。母女的演技真的太自然太棒啦。中年危机、房贷脱供、卖房受骗、做饭着火,疫情确诊,这种种事情都在我们周围,都在当下发生着,我们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电影,也身处其中去体会成年人的辛酸苦楚。无奈无奈

  • 虢妙之 3小时前 :

    远不如《美国女孩》。女性困境但凡没有亲身经历,靠想象出来再做所谓的“艺术加工”,八成都是台词悬浮、无病呻吟、喧宾夺主,正是因为“不真实”,里头的文学性有股挥不去的假文青味道。所有的角色讲话都有气无力、死气沉沉,对白文本也无趣得很,人物关系和场景的架设刻意,生活感稀薄,使得演员的演技发挥不出多少真情实感。前半拍成了悬疑恐怖片,后半突然母女温情暖暖;哪怕说以母亲思觉失调而造成前半女儿展现的叛逆感假象,可是到后面连一点过渡都几乎没有,导致前后观感严重割裂。女性议题饭真好恰,反正恰就对了,是吧?

  • 澄海秋 7小时前 :

    用病态的调调窥探一个破碎家里残存的温暖。大背景下是yq横行经济下行,小家庭里是夫离家散生活拮据,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努力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向。瀑布虽然超脱了一下现实,强行设置了小温暖,病友抚慰、主任照顾、女儿生还等,大概是我们都需要给生活一点希望吧。

  • 朴凌春 8小时前 :

    又见精神病患者的治愈过程,立意在信心重建、人生和解和亲情融和,但最终导向性是无常的。这种故事本身并不出奇,太多的段落是真的没必要(精神病院评画那段),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物动机因果存疑,贾静雯这个角色至始至终缺乏站得住的人物立像——哪怕是因为疫情、婚姻或者工作原因在塑造人物角色上也会使得叙事推进更为合理,但所有的关联元素都太少了。当然,贾静雯本身把握这个角色可圈可点,王净就好很多,最佳还是戏份不多的陈以文。在每个段落跳跃太快,缺乏沉浸,而更像是散点的过场意识流。配乐过多地参与表意功能,严重削弱了空间叙事。室内戏多处冷色调,格调是从《阳光普照》过来的,稍显的暖意,最后还是无常的悲剧。喜欢那些缓推镜头,于日常之间犹有温存。 7.4

  • 毛修诚 8小时前 :

    3.5 将人物处境放在后疫情时代产生的危机 钟孟宏的电影 透不过气的绝望中寻找一丝气息 一如既往 与闪光的点但叙事和手法中规中矩

  • 碧欢 4小时前 :

    爸爸只是一个提供精子的男人而已,女儿可以成为支撑妈妈的存在。比起阳光普照更喜欢这部,瀑布虽粗糙但更能让我共情。

  • 籍晓啸 2小时前 :

    陈主任:每个人都有难堪的过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 融芷琪 9小时前 :

    事实上,电影的叙事顺序一定是顺的吗?并不如此认为,母亲头脑中闪现而过的念头,或许并不是未知先卜的征兆,而是事情早已发生过了。有没有可能,女儿溪流遇险早已发生过了,母亲在电视中看见女儿被援救起来已是幻想造成的结果,而真正的结尾实际在母亲对桌旁的女儿说,可能是癔症幻想出来的女儿,对她说:“不要问我好不好,我会努力好起来的时候”就已结束,而病因反而揭露在结尾?这不是没可能的。女儿、母亲、父亲三人之间的关系,假设有隐喻的话,能不能看作是台湾的年轻一代、台湾、大陆之间的关系呢,父亲的自顾不暇多少照应着大陆在抗击疫情时的自顾不暇,母亲对父亲的依恋,以及必须走出对父亲的眷恋,找得到象征的,如母亲依恋父亲时一脸病态,母亲努力走出父亲对其影响之时,台湾的疫情有所缓解,现实层面对照着台湾抗疫付出的努力。

  • 芒梦竹 4小时前 :

    情节走向出乎意料,惊悚变温情。中介那场戏出乎意料,用演员感觉造成落差,值得学习。

  • 颛孙依楠 4小时前 :

    比预期中的钟孟宏作品生涩许多,很难说是疫情背景下的现实创作,更像是籍由疫情揭露出的生活真相,特别是中产阶级幻相以及随之而来的控制,就像用蓝幕遮挡的封闭空间。用“瀑布”的“下落”,和女儿T上印着的“don't sweat it (别担心)”,巧妙地“标记”了这样一对母女关系。并且运用了一些非常规构图,多次把人物放在画面底部1/3的位置。影片对于声音的运用让我联想到《记忆》,内在文本似乎也有相似之处。

  • 赵谷枫 4小时前 :

    三星半,贾静雯真的绝,为了最后一场戏多给半星也不是不也可以,同样都是98年的,刘浩存真的可以被王净按在地上摩擦,还有刘冠廷,尽管这里只有惊魂一瞥,但看过他其他几个作品,演的也真好,前段时间我看台湾的无声,都是年轻人或者中年演员,我总是奇怪,为什么人家的演技就那么好呢,内地的演员都在琢磨什么呢,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