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焉寄蕾 6小时前 :

    不知道咋打分,完全不明白想表达什么,感觉是一部我也能拍的电影,低成本、不需要调色、没剧情只需要安排好人物台词、全片几乎全是架机定位,不知道,是我水平太低,还是说有一种可能,本片只是导演完全私人的表达,小说家=导演,借小说家之口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可这样想会不会太简单,但我真的没法看出这平淡如水的电影中包含着什么内涵,虽然说电影不一定要有什么内涵,可总要有个主题吧,不明白

  • 璐梅 7小时前 :

    太无助了。但是只要还能被拍出来,有记录、控诉、反思,就还有希望。不觉得女主和Tony之间的羁绊(不是爱情)突兀,人物和情节都铺垫得很好。灾难中相依为命,当然会产生爱,作为两个“人”之间的爱。

  • 濡鹤 8小时前 :

    没有正能量主旋律,没有刻意煽情,但很有效。格局很小,仅仅展现了长照中心,就折射出了整个国家的问题,明明没有投入任何援助,广播里却在说着国家对他们的付出。

  • 骏栋 9小时前 :

    小说家口中的故事更令我好奇。日常的反复与琐碎使爱情停摆,而故事中的发生给予停滞的爱情二次生命。

  • 王碧琴 3小时前 :

    “什么时候起我们的生命变得不再平等了?”最后Sarah对着镜头的那段独白,仿佛控诉着全世界的冷漠。整部电影有着强烈的西方思维的反思,对疫情,对那些无法发声的人身上发生的悲剧。朱迪科默真是个好演员。

  • 皋德寿 6小时前 :

    黑白+过曝,可以说是技术瑕疵吧,但还是觉得有种超现实的感觉生成了。|半夜睡不着觉,听着歌,脑子里满是手语场景。“天色尚早,但很快会暗下来;白日漫漫,我们一起去散步吧。”真是既浪漫又残酷啊,在电影里可以永远是白日。你永远可以散步,可你也永远忍受着“漫漫”。

  • 游映菡 3小时前 :

    对于电影来说,不明觉厉是个好习惯,很多电影“玄虚”是真但“故弄”是假。对于一些走的太快的导演,我们好像需要更多工具储备。

  • 程力夫 6小时前 :

    但后半部的突变的文艺片画风把之前好不容易营造的现实主义氛围一下拉垮冲淡了,使的朱迪对着镜头的控俗也变成了个人恩怨的发泄,拉低了原本电影所要传达的立意和主题的沉重。

  • 粘美如 8小时前 :

    is it getting better or do you feel the same?

  • 焉寄蕾 5小时前 :

    前面铺垫一直很好,后四分之一的大动作有些刻意了,仍不失为好片。一部女主压轴戏,对朱迪·科默刮目相看。

  • 郏琬莠 5小时前 :

    这部剧要是没有金敏喜.....但洪尚秀的电影不能没有金敏喜,他就是因金敏喜且围绕这个中心拍摄的吧。他的电影,换任何一个演员,都没法有镜头里和镜头外的那种默契和状态。

  • 馨妍 2小时前 :

    可以看作洪尚秀对电影本体论的当代挑战:人均创作者的时代,要不要重新定义电影?如何重新定义电影?这部“电影”根本是90分钟的vlog,应该送到戛纳那个不明所以的“线上短片单元”参展。影片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本身也不算难看,但洪尚秀你拍了几十年电影了?只能拿出这种影像叩问电影的根基,未免太愚弄电影这东西了吧?p.s. 洪尚秀的电影越来越惹人厌和一些浅薄的观众(无论正面还是负面评价)很有关系

  • 暨傲丝 9小时前 :

    《引见》的延续,人物关系是几何的变化,最稳定以及最拿手的还是三角形。虽然金敏喜仍是主要角色,但是只是客观的承载容器,“去金敏喜”可能真是一种洪电影的未来趋势。

  • 杉涵 4小时前 :

    3.5-4。整个观影过程很愉快,可以说是笑声不断了。小说家的设定蛮有意思,一方面像是洪的代言人,一方面又过于执着输出的想法、一味只会强调概念层,加之连个行业从业者都不是,又像是洪对对他作品进行一遍又一遍“点评”的观众的嘲笑。

  • 绪凝然 8小时前 :

    我想穿上那件超帅的背心通宵蹦迪。

  • 载逸思 4小时前 :

    2020年春节后的居家办公时期,晚上在空荡荡的小区马路上跑步,感觉每一次深沉有力的呼吸都是上天的赐福。在英国率先实现群体免疫,摘下口罩回归正常生活的时刻,才有心情回顾这个国家曾经经历的绝望。对疫源地人民来说,这是一种奢望。朱迪科默妹子,没想到一口利物浦英语如此流利,超级奇怪的口音。

  • 楠岚 2小时前 :

    三星吧。全片所有人反复说的一句话是“认识你很高兴”,看到所谓有趣的人的交往也要附带许多社交礼仪(韩国突出点?),社交无聊症患者就觉得好累哦。。。另外洪导总要借着片中人的口解释创作意图真太尬了。

  • 桃锦 6小时前 :

    我觉得懂我的朋友多少懂这部电影。

  • 梁驰 0小时前 :

    89分钟转彩色。朴素自然。她冲出来,不快。黑屏。漫长的黑屏。

  • 栾语林 5小时前 :

    One of the first wave (pun intended) of COVID-inspired drama. It highlights something well-known but starts from a small life-like scenario. The critical commentaries (esp. at the end) aren't always subtle, but they do show different philosophies and approaches to carework. Favoritism is bad as well as negligence, though one leads to more suffering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